外表的美與醜是沒有距離!
美與醜並沒有絕對的標準。每一個人對美的鑒賞與評價是不一樣的,這與個人的文化底蘊、性格、愛好、人格、品味等等有關。比如,有的人喜歡苗條的女性;有的人則喜歡豐滿一點的女性;有的喜歡幽默風趣型的的男生;有的喜歡深沈穩重型的。美與醜沒有絕對的界限。就長相來說,同一個人在不同人的眼中所留下的印象也是不同的,你說那人漂亮,別人卻認為不漂亮;別人認為漂亮的而你卻認為不漂亮,這就是所謂的“情人眼裏出西施”。
美與醜不僅指外在的長相,還包括內心的,即道德品質。但我們這裏對外表美與醜的鑒別是按相對的標準來衡量,即按大眾化、中國傳統得審美標準。所謂大眾化就是:五官端正,看起來整個人不管是身材還是臉蛋只要協調,就叫做五官端正。當然只要五官長得端正那就不叫醜了。不一定非要長得“閉月羞花,沈魚落雁” 那才叫美。所以,這麼一說來,其實生活中醜人還真不多。內心的美、醜則是根據一個人的道德品質來衡量。如果道德品質敗壞、內心陰暗的人,那才叫真正的“醜人”,可能這樣的人就屬於“十醜九作怪”吧。
真是無巧不成書,我身邊還真有這麼一位大眾化長相的真正“醜人”。
問:美與醜定義何在??
答:。。。。。。
一、點出美與醜之關係是相對的而非絕對的,是並存的而不可能獨立存在的,是源自於人們對兩種(或以上)事物(包括人)之比較結果之主觀感受。
二、說明美與醜之類。外在之美與醜為人們對事物人的視覺感受之反映,內在之美與醜則為人們對事物人的內心感受之反映。
三、指出外在與內在之美與醜在本質上的差異:如就人而言,外在之美與醜與生俱來、是無法改變的;內在之美與醜則可藉個人之修為而改變。
四、基於前述之說明,指出內在之美與醜比外在之美與醜更有意義更值得我們重視,並附以一些生活上的實例證明此一論點。
五、最後總結:若大家都能更重視內在之美與醜,都能追求內在美,好好修身養性,世界一定變得更美好。